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四代領導集體的共同指引下,中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建設現代化國家,邁向了中華騰飛的全新歷史征程。
涓流成海,聚沙成塔。一幅宏大的民族歷史畫卷,總是由無數光彩照人的細節所構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無數各行各業各族人民為了偉大祖國的世紀崛起,奮發進取,砥礪前行,共同托起了中華巨龍騰空的世紀抉擇。
這四十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四十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巨變、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四十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四十年。
回溯改革開放光輝征程,離不開當年那份堅定“改革開放”的決心,也離不開奔赴一線為改革開放奉獻付出青春做出突出貢獻的踐行者和活躍在各行各業一線創新的時代典型, 他們中不僅涌現出了厲以寧、袁隆平、鐘南山這樣的前輩,還涌現出了柳傳志、馬云、張瑞敏這樣的改革先鋒,無論是敢于改革的創業先驅,還是敢于奉獻的干部群眾,或是敢于創新的科學家和突破傳統的企業家們,都映射著我們的祖國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春華秋實、碩果累累。這是一個個輝煌的名字,他們創造了時代的一個個印記。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為了展示這些當代改革開放踐行者的全新風貌,弘揚他們艱苦創業、奮力拼搏的精神,挖掘黨政軍企等行業改革先鋒們的事跡生平,激勵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后繼者更加奮發向前,跨越未來一個個坎坷,創造祖國一個個成就。根據中央有關宣傳精神,特由《智慧中國》雜志社組織舉辦《中流砥柱——共和國改革人物大巡禮》大型文獻征集系列活動,重現這些當代改革開放踐行者們的豐功偉績,激勵后人高舉深化改革旗幟,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指引,再創輝煌!
組織機構:
主辦: 《智慧中國》雜志社
協辦: 中國黨政干部學習網
承辦: 北京英杰創新文化藝術院
一、參與對象:
在改革開放事業中建功立業的黨、政、軍各級領導干部;管理者和企業家;為改革開放事業做出貢獻的各界知名人士。
二、活動內容及要求:
出版《中流砥柱——共和國改革人物大巡禮》,本書以圖片為主,圖文并茂,入選者需提供歷史傳略1000字內,二寸正面照兩張,有紀念意義圖片1-3張。獻辭不超過50字,本書分為黑白和彩色兩個版本,黑白版文字及照片采用80克膠版紙印刷;彩色版文字及照片全部采用克進口銅版紙全彩色印刷。
三、征稿須知:
所有應征者均免收報名費參加;所有應征作品均需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年齡、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應征作品一律采用郵寄掛號或特快專遞寄出,費用自理;應征作品恕不退回,請自留底稿;珍貴圖片請盡量郵寄副本。舉辦單位有權將應征作品用于報刊、畫冊、網站等方面的宣傳、出版及展覽,不另行支付稿酬;如條件允許,請附通聯郵票數枚。
四、其他事項:
1、本書實行自愿入編,不收任何入編費用,也不向入選者支付稿費,征訂自愿的原則。
2、人物、歷史事件必須真實可靠,嚴守國家保密原則,稿件中不準涉及國家、軍隊機密,不能出現有悖于黨和國家政策的言論及宣傳封建迷信的文字。
3、本文獻的編輯與征訂工作同時進行,若個人或單位需訂購的,請參照征訂說明辦理相關手續。
4、本文獻采用國際通用大十六開本,精裝護套,封面、書脊文字燙金制作。出版后除公開發行外,向有關黨政軍領導機關、省級以上軍轉安置部門及國家圖書館、檔案館、部署高校贈送存檔。
五、投稿地址及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內大街甲18號郵電局一號信箱《中流砥柱》征集辦公室
郵 編:100001 聯系電話:010—57913887 手機:13391772788
聯 系 人:趙 剛 電子信箱:zldz878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