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憋@而易見,市場經濟的考驗,是我們黨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
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并導致貪腐行為多發易發頻發,明顯地帶有時代和環境的印記,是當前消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一個顯著特點。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曾告誡我們:“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薄翱赡苡羞@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薄皠毡厥雇緜儽3种t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新中國成立,我們黨成為執政黨,與黨內外消極腐敗現象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開展“三反”、“五反”,嚴肅處理張青山、劉子善等一批腐敗分子。但消極腐敗現象多發易發頻發,并帶有“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這種利益交換、利益輸送的特點,應該說還是發生于今天的時代環境和歷史條件下的現象。顯然,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進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環境下,遇到了新情況、新變化,面臨著新挑戰,新課題。
新情況、新變化是什么?就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時代大背景、大環境;新挑戰、新課題是什么?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下如何搞好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重大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都要大書特書的。這是一篇鴻篇巨制的歷史性的大文章,產生的巨大偉力和深遠影響母庸質疑,但畢竟它具有原創性、開創性的意義,具有探索發展、開拓前進的性質,是一個全新的偉大事業,全新的歷史課題。應該說,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取得不少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但也清醒地看到市場經濟本身存在著固有弱點、短板和缺陷,存在著難以避免的消極負面的因素。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市場經濟重視貨幣和商品的作用,但也容易催生和導致貨幣拜物、商品拜物的思想和行為。社會的趨利現象不能不說和此有關,尤其在一些罔顧道德和法律的人那里更有可能出現不擇手段圖謀錢財的行為。
市場經濟具有自發的擴張性和對外沖動性,這是市場經濟的本性,它能夠把原本不是商品的東西商品化,變成商品,進行交換;把本應只通行于市場經濟領域的商品交換原則滲透到政治領域、社會領域,把政黨關系、同志關系、朋友關系、婚姻關系、夫妻、父子等親情關系統統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功利關系。人們深惡痛絕并司空見慣的一些丑陋的社會現象,賣淫嫖娼、拐賣人口,出賣容貌、色相、學歷、各種證書,出賣良心和原則等卑劣行為,大多逃不脫利益交換、“商品交換”的套路。莎士比亞曾在劇中寫道:“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么一點點,就足夠顛倒黑白,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才,可以使異教聯盟,國家分裂,祝福罪人,麻瘋病人被當作情郎;有了它,在元老會議上,強盜可以封官獲爵,受人們的跪拜、頌揚;有了它,雞皮鶴發的寡婦能夠重做新娘?!?這樣的諷刺,不能不說非常尖銳辛辣。
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但完全避免市場經濟的消極負面的沖擊和影響,完全避免市場經濟固有的自我擴張和對外沖動的本性,是不現實,不可能的。為什么絕跡已久的賣淫嫖娼,拐賣人口的丑惡現象又死灰復燃?為什么出現行賄受賄、賣官鬻爵的貪腐行為?為什么腐敗分子用本不是商品的權力去和金錢、美色、利益進行交換?所以這些,足以證明商品經濟交換原則對我們黨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活領域的侵蝕和滲透。當然也要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畢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著本質的不同,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和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社會主義制度提供的思想政治的保障,我們完全可以把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并且把出現的種種問題解決好。
商品經濟交換原則對黨內政治生活的侵蝕,說明了我們所處社會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客觀條件比起以往來說更為嚴峻,風險挑戰更大,但關鍵還在于我們的主觀方面,在于世界觀、價值觀出了問題,在于立場感情出了問題。正是一些黨員和領導干部,經受不住錯綜復雜環境下的各種誘惑、風險和挑戰,放松思想上的警惕和防線,丟掉了黨的理想信念,放棄了黨的性質宗旨,喪失了黨的人民立場,思想道德滑坡,受到商品經濟交換原則的嚴重侵蝕,公權私用,以權謀私,逐步墮入“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的泥潭,成為貪腐分子。此外,這也和管黨治黨不嚴、不力,失之于“寬、松、軟”有關。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黨的建設缺失,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紀律松弛,黨的組織渙散、黨的作風不正,這些現象集中反映了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的復雜環境和新的形勢、新的任務,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都有不少薄弱環節。從這個視角看,恐怕更能清楚地洞見到新時代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以及“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方面的現實依據和歷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