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到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和色調。再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
劉新作品《華夏之春》
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人的性情。山水畫的尺寸有斗方、橫幅、豎幅等,還有可以容納很多豐富題材、別致大氣的四條屏,或者是恢弘壯闊的巨幅山水,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像這幅《春夏秋冬》四條屏,畫中包括了一年四季的山水風光,單獨觀看每幅畫都有不同的感覺,從左往右看,春日的勃勃生機,夏日的安逸悠閑,秋日的成熟收獲,冬日飛雪嚴寒,都盡收眼底。合在一起看整幅畫,更有一種閱盡春夏秋冬的感慨,激起了心中的波瀾。
劉新四條屏作品《春夏秋冬》
這幅畫的作者,是當代實力派中青年畫家劉新,他作為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的得意弟子,深得恩師的悉心教導。劉新先生常用詩畫結合的方式作畫,這樣的作品非常有內蘊、有文化氣息。即便是未題詩的作品,他也采用了文人藝術風格的繪畫手法,讓畫中仍然充滿文人詩意,詩情滿滿。
劉新作品《楓橋夜泊》
山水是劉新先生創作的主題,以山水為依托,描繪心中覺悟,用筆墨圖式營造胸中丘壑。不求險峻壁壘,但尋田園情調,以此抒發人們向往的安靜無爭、樂山樂水的桃源圣境,這是劉新先生創作山水畫的精神內核,令觀者能在畫中體會到其中的靜美與超然。
一幅優秀的作品在藝術上有追求,就應該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在筆墨上有建樹,在思想上有深度,在社會上有擔當;一名優秀的藝術家,要志存高遠,扎根生活,服務大眾。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劉新先生一直在這樣的高境界上要求自己,用心創作,以人品創畫品,因為只有這樣,作品才能傳遞出純善之美,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劉新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央機關美術協會會員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弟子
北京冀南書畫院院長
劉新,字新之,1967年出生于河北,現居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研究生班畢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弟子,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機關美術協會會員。劉新的山水畫多次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人民藝術雜志以及各大黨報、雜志發表介紹。